最後一顆智齒(補上網路資料)



拔了四顆智齒,到底什麼叫做智齒,還不清楚,在網路上查到了。大家參考看看!

希望我拔光了智齒,但是沒拔光智慧!

先前右邊底下的智齒,蛀牙太嚴重,拔了半個多小時,傷口本以為差不多好了,沒想到拔完後在吃東西的時候才發現,碰到時還是會隱隱做痛......目前只能靠前面的牙齒吃東西。人老了,傷口癒合速度變慢嗎?還是我的牙齒真的有那麼大顆?因為醫生一直說我的牙齒很大顆,和一般女生不一樣...阿不然我是投錯胎喔......

圖片上的牙齒和一圓銅板比較....不過那個牙齒有點血腥,所以做了點特效,就當作是我最後一顆智齒的紀念吧.......

P.S.拔智齒臉不會變小,不要聽信謠言...那是因為沒辦法吃東西,所以會瘦,而不是拔智齒的關係......

P.S在補上一些我找到的資料,如果智齒真的有問題的人,看完後早點去動手吧!年紀越大恢復越慢....

P.S我第一顆智齒拔除是在2005年12月27日生日前一天,第二顆拔除是2006年12月4日結婚紀念日當天...,第三顆是2006年12月8日,也就是在拔第二顆的後四天,第四顆就是2006年12月18日。

如果恢復情況夠快的,趕快拔完會比較好,但是恢復情況不是很好的(像我現在) 就不建議拔牙日間隔太短。在找資料的時候,發現一篇誤以為是智齒作祟而拔錯牙!男子顏面三叉神經痛 半年枉拔四智齒<==點我看連結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9%BA%E9%BD%BF

 智齒,學名第三大臼齒,俗稱智慧齒立事牙盡頭牙, 是口腔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生長出來一共4顆,上下顎各兩顆,一般是於16歲或之後才生長出來,相較於幼兒時期長出的乳齒與兒童時期更換的恆齒, 智齒通常是在人類心智已經趨於成熟時才長出,因而得名。在智齒的生長方面,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有的人40、50歲才長,有的人終生不長,這 都是正常的。而且四顆智齒也不是都必然會長全,某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至2顆,有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這種情況稱為智齒阻生


智齒的位置


門牙牙縫開始,由一側門牙向里數牙齒數目,如果有第八顆牙,它就是智齒。



智齒與進化


智齒的退化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在人類從進 化而來的過程中下顎體積變小,沒有頜骨空間留給智齒;第二,可能與口腔衞生有關,古代的青年人有幾顆牙齒或大多數牙齒脫落是件很平常的事。而這個時候剛剛 長出來的智齒就會發揮作用。而現代人口腔醫學發達,人人都有刷牙的習慣,除非發生意外青年人的牙齒一般都會保持完整,智齒就變成多餘的了。由於沒有生長空 間,智齒生長時往往會有疼痛,且萌出後位置和方向會發生異常,大部分人的智齒沒有咀嚼功能,沒有對咬牙。也就是說,智齒一般是多餘的,被認為是一種痕跡器官



智齒引起的疾病


由於智齒生長的特殊位置,給它的清潔和治療帶來許多問題,常引起的疾病有齲齒(俗稱蛀牙)、牙周炎牙髓炎


由於智齒在最裡面,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潔,容易產生蛀牙,且智齒往往由於萌發空間不足出現脹痛,還會侵犯鄰牙,造成牙疼。另外,由於沒有對咬牙,有時智齒會過度萌發,進而影響咬合;還有時會萌發不足成為阻生齒,引起牙列不齊,冠周間隙感染,張口困難。


智齒是第三大臼齒,對相鄰的第二磨牙有重要影響。由於大多數智齒是前傾阻生的,約呈45度角頂在第二磨牙上,從而形成一個牙冠夾角,容易嵌塞食物,久之導致第二磨牙齲壞,甚至牙髓炎,就算沒有那麼嚴重也會影響第二磨牙的壽命。



智齒的拔除


由於上述智齒可能引發的疾病,大部分專業人士出於避免產生後患的考慮,建議拔除智齒。也有一部分人的智齒並不對人造成任何困擾,這是個體生理結 構決定的,這些人沒有必要拔除智齒。因為智齒生長的位置是三叉神經的一個分支,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口腔內的感覺甚至視覺。而成年人的下顎骨、智齒牙 根都已經定型,所以智齒拔除手術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對於糖尿病、心臟病等患者,易於在拔除中引起併發症,對於這些人的智齒拔除手術要慎重。


由於智齒有3~4個牙根,生長的位置又不利於操作,所以拔除智齒一般選擇敲碎牙冠,分割取出的方法。由於麻藥的使用在手術過程不會感覺疼痛,但人們 要對這個過程進行心理上的適應,有人因為恐懼而不配合治療。對於某些露出牙冠較少的智齒,拔除時可能會切開牙床取出,傷口的愈合會帶來一定的痛苦。



外部連結



..



文章來源:http://web1.fyh.doh.gov.tw/enews/950722/2.html

一名少女下顎骨骨折,罪魁禍首竟是一顆智齒


牙科主任黃廷芳


智齒該不該拔,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日前一名少女,右臉不小心遭撞了一下,嘴巴馬上張不開,到衛生署豐原醫院牙科就診,黃廷芳主任表示,該少女是由於智齒的問題,造成下顎骨骨折,手術治療一個多月後,終於能正常開口吃東西。


黃廷芳說,牙科門診時常有青春期的孩子因為長智齒疼痛而由家長帶去就醫;在役男體檢時,也常發現一些人智齒長的不正,他說若不注意,有些會導致智齒周圍炎更嚴重者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對生命造成威脅。


日 前有位十八歲少女右臉不小心輕輕遭撞了一下,竟然就腫了起來,而且嘴巴馬上張不開,到署立豐原醫院牙科就診時發現,除了右臉壓痛感外,其上下前牙無法咬 合,下巴會晃動,醫師初步診斷下顎骨已有骨折,全口X光攝影後,果然在其下顎枝上方發現一顆智齒,其周圍已長出直徑約8公分的腫瘤,將骨頭吃掉一大半。緊 急予以手術,先將該顆智齒拔除,再把此腫瘤刮除,發現下顎骨邊緣,只剩下0‧2公分之厚度,是她因很小的外力,就造成骨折(又稱病理性骨折 )的主因。經過手術治療固定,一個多月後,少女終於能開口吃東西。


黃 廷芳說由於人類進化的演進,以及食物愈來愈精緻,以致顎骨變小,相對的牙齒數目也變少,有少數人,甚至已無智齒。而大多數有智齒的人其位置都不整齊排列, 例如被骨頭包圍、被牙齒擋住、被牙齦覆蓋圍住,有些已長出,卻倒向舌側或頰側,當中又以被牙齒擋住最常見,稱為水平智齒,這種牙齒已無萌出可能,卻容易塞 入食物,常造成下顎第二大臼齒,遠心蛀牙,導致神經發炎,疼痛異常,這也是民眾半夜牙疼急診的主要原因。


水平智齒還會使下顎第二大臼齒遠心面,累積牙結石,形成囊袋,即所謂牙周病,嚴重者牙遠心面及頰面齒槽骨,會完全被被壞,以致牙齒會因動搖的很厲害而需拔掉。一般而言,這種情況大都發生在三十歲以後,因為其演變要一段長時間。



智齒究竟該不該拔?黃廷芳說,大體上若是會疼痛就考慮拔除,不會疼痛則不一定要拔,可以分為八項來供民眾參考:



一‧已露出 位置正確,也不疼痛,不用拔。

二‧已露出 位置不正確,會疼痛,如水平智齒,該拔。

三‧已露出 位置不正確,不會疼痛,可以觀察。

四‧未露出 會疼痛,如僅被軟組織覆蓋發炎,該拔。

五‧未露出 會疼痛,x光已推擠前牙,該拔。

六‧未露出 會疼痛,x光已顯示有病變,該拔。

七‧未露出 不會疼痛,x光已顯示有病變,該拔。

八‧未露出 不會疼痛,x光已顯示被骨頭包住,且已超過50歲,可以再觀察。



黃廷芳指出,現在的牙科臨床上,有些已露出之智齒,若位置正確,有時還可將其移植至缺牙區,讓無用變有用,避免做牙橋,或做人工植牙,不但可省下一比昂貴的費用,又可避免好牙被犧牲掉,一舉數得,值得推廣。


他也提醒民眾自民國95年開始,牙科全民健保推出一項新措施,即民眾每年可至牙科醫療院所,免費照射x光(小片或全口x光),可以查出初期牙縫蛀牙及牙周病、智齒位置方向,和上下顎骨病變,早期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文章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aug/12/today-m1.htm

長不出的智齒


●章浩宏


 「智齒」正式的名稱是第三大臼齒,之所以被稱為智齒,乃由於其萌出之時間常在十六至二十歲左右,恰好是發育過程中邁入成人,智慧較成熟的階段,故稱為智齒。


 智齒在萌發過程中常引起相當的困擾,主因在於現今的飲食較為精緻,齒槽骨的發育隨著咀嚼功能需求較少而較不發達,因而使得牙齒排列空間不夠,造成最後要 萌發的智齒沒有充分的空間可以萌出;此種阻生的智齒,由於本身清潔不易及對鄰近組織及牙齒間產生狹隙及死角,易造成食物及殘渣的堆積,並引發周邊牙齦組織 的化膿及發炎,從而發生疼痛;此外,由於智齒所在的區域靠近口腔的後面,此區的嚴重感染也容易散布到下顎、臉頰及臨近喉嚨等區域,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及膿腫 生成。


 一般智齒拔除的原因,有因空間不夠,無法順利萌出,造成牙周組織發炎及齲齒形成外,也可能因智齒所有之上皮本身產生囊腫或腫瘤,而建議預防性的加以拔除。


 當然不是所有的智齒都需要「除之而後快」,有些情況下是可以考慮將智齒留下,諸如:牙齒位置適當、有足夠的空間使其長出、未有傾斜而發生阻生之情況等; 倘若病人之牙齒位置及角度尚可,但有牙肉蓋覆,則可以將覆蓋之齒齦切除或以皮瓣手術將智齒露出,牙齒也可以避免拔除的命運。


 對某些恰好第一或第二大臼齒發生嚴重齲齒或牙周病須拔除的病患而言,智齒也可以作為自體牙齒移植時被移植的新牙齒,用來移植替代所需拔除的牙齒,或者合併齒列矯正處理,於露出手術後,將智齒拉正用來取代被拔除的其他臼齒。


 而位置完全為骨骼包埋於深處的智齒,由於手術的風險大、後遺症也較多,是否須拔除,端視個別的情況,倘若其造成了明顯的症狀,諸如鄰近牙齒的牙根吸收,或有囊腫形成的跡象等,留置該智齒的缺點明顯超過拔除該牙時所帶來的不便與風險,一般會予以拔除。


 一般而言,二十二歲以前,骨骼癒合及修復能力最好;三十五歲以上或病人合併有抽菸等不良習慣,傷口的癒合將變得較差,其復元時間往往需時較久,也較容易產生術後的併發症,因此多鼓勵患者於發現智齒後儘早將智齒加以拔除。


 在拔牙時間點的選擇方面,若求診時,智齒牙冠周圍有急性化膿,甚至病患表現出因劇烈疼痛而精神不濟的狀態時,一般會給予局部清潔及藥物控制,俟急性期過後,再予以手術拔除。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會因為不痛了,或因此時處理動機減弱、或因懼怕拔牙,而任由智齒問題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發作,使得治療時間延宕或無法在最好的時間點加以處理,此種「痛了才理、不痛不理」的觀念似乎應加以改變,才能掌握處理的最佳時機。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公館院區牙科主治醫師)

  • 留言者: 兜莉麻
  • Email:
  • 網址: http://www.wretch.cc/blog/ivyhuang85
  • 日期: 2006-12-18 11:32:38

COMMENT:
我一直都很想拔咧~
看到妳msn上說的那個臉變小的可能...
更加深想去拔的信念!
噗........





  • 留言者: 米咕姐
  • Email:
  • 網址: http://www.wretch.cc/blog/migoo
  • 日期: 2006-12-19 03:12:33

COMMENT:
恭喜脫離苦海~~~~





  • 留言者: 米娜娘
  • Email:
  • 網址: http://www.wretch.cc/blog/minawonwon
  • 日期: 2006-12-19 11:13:31

COMMENT:
好勇敢喔,我之前要拔2顆智齒時,原本安排了
分2個禮拜,一個禮拜去拔一顆
後來痛到硬是又拖了半個月才再去拔第2顆
痛死了啦





  • 留言者: 小靚
  • Email:
  • 網址: http://blog.xuite.net/bettydodo/blog
  • 日期: 2006-12-19 11:28:19

COMMENT: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一次拔完的感覺不錯吧





  • 留言者: 王媽小乖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12-19 12:23:41

COMMENT:
我好們沒有長智齒也
難怪我笨笨的





  • 留言者: 飛飛路卡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12-19 12:58:43

COMMENT:
太猛了
給他拔光光...
佩服佩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