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VS不專心

講起來,這是一件笑話,上周在開會,我那寶貝主管說,我只要上班專注點就不會出錯。
這件事情讓我整整想了五天,我甚至找朋友分析我去年所犯的錯誤,以及當時犯錯的環境背景。
很好,分析出來的結果,我當時犯錯的環境背景,很不幸的,都是我最專心,壓力最大的時候。我怕犯錯,越怕越犯錯,我怕壓力,越怕壓力越大。而且我想的太認真,把事情太當真了。
所以無法平常心的我,老是在這種狀況之下犯錯。我知道該平常心,可是我沒辦法做的很完整。
或許在別人的眼裡,專心的時候,不管別人怎麼呼喊,就是會聽不到。
可能天生八卦性帶很重的我,很抱歉我的耳朵就是會聽到。
或許我該開始學習,不要把每一句話都當真,或許我該把我的八卦性發揮到最高.......
或許有人不同意,但是我覺得有能力不見得有用,有【方法】比較能得人心吧。

延伸閱讀:行動時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除了專心,更要平常心。

  • 留言者: 光音天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2-18 09:47:10

瓦倫達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瓦倫達效應」。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來,人們就把專注於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大腦裡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系統。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誡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裡」時,他的大腦裡就會出現「球掉進水裡」的情景,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時候球大多會掉進水裡。這項研究從另一個方面證實了瓦倫達心態。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做任何事情,總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帶來的後果,太在乎別人的閒言碎語、說三道四,太在乎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可我們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我們的大腦成天被各種欲望塞得滿滿的,身體被壓得氣喘吁吁的,在這樣的重荷下,我們能把事情做好嗎?結果我們總是偏離預定的軌道,離成功越來越遠!

法拉第說過一句話:「拼命去換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會成功,結果往往會成功。」這就是成功的奧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