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和【幫人決定】






撲浪話題,雖然抱怨和八卦佔居多,但是還是有一些直得讓人思考的話題。



好比說有人提了一個話題,【有時候給意見是雞婆還是幫助? 有人聽完了建議以後,就當作自己的東西去分享~這樣是?



這個話題就衍生了很多的反應出來,有的人認為雞婆,有的人認為占為己有,有的人認為不對,有人認為分享是種快樂。










一樣米養百樣人,一個話題可以衍生不同的回應出來,這只是因為大家的生活環境不同,成長背景不一樣。



綜合我們家老師說的,有些道理不管是自己體悟或經驗傳承所學習而來,我們除了自身力行外,同時也扮演著傳播的角色,讓他人也能聽聞這些道理並信奉持行,這樣才能夠提昇整體社會人際水平。



否則自己就算懂再多道理,卻吝惜分享,深怕被他人拿去傳播,最後自己做得再好也只會自己以為好,因為所有人根本無法認同這個好的標準,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但是,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雖然孟子這句話是有點偏頗掉了,但是只要懂得拿捏,只是給【建議】,就不是【人師】,僅是種資訊交流性質,是對等的。



但代替人家做決定,或【教】人家做決定,就是上對下,長對少的類師生關係,這就形成了【為人師】才會有的言行態度。這些是很細膩的,要拿捏得當是不容易的。



往往,當他人求教自己之時,自己到底是給建議還是替對方作決定?其實自己也很容易搞混,或是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



給【建議】是列舉其它角度的思維、分析、推演各種後果,但絕對不能替人家作決定說【我覺得一定要怎麼做比較好】 等等。



不過大多數人都搞混了這點,自己也分不清楚什麼是決定,什麼是建議,常以為告訴人家這樣做那樣做就是給【建議】,殊不知道這已經幫人做了決定。



就因為【建議】和【幫人決定】的尺度難以拿捏,再加上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認知不同,所以偶爾會發生一些,對方照了你的建議做,做了不好還跑來怪你給什麼爛建議,等等的事情。



為了減少這樣白目事情發生,真的要搞清楚,自己有幾兩重,自己夠不夠熟悉這樣的環境,有時分享過濫對別人對自己,都會造成一種傷害。












  • 留言者: Rain+Toro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11-03 13:36:33
謝謝麥老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