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之前寫過一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和老師研討了一下,往往【因果】和【業力】都參雜在一起,所以整個混淆了,以下是我和老師討論,還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歡迎指教。
所謂的【因果】並不只是單純的做好事有好報,做壞事有惡報,什麼現世報啥的,而是指人事物的【脈絡】。
什麼是【因果】,【因果】每天都在我們的身上上演,比方說,你媽媽懷孕是個【因】,生下的你就是個【果】。
種瓜得瓜,種番茄不會長蘋果,這是大自然的定律,從一顆種子被種下,直到收成瓜的過程,就是因果律所呈現出的【完整事】。
也就是說,因果律的作用就在於【事件始末】的呈現,有始必有終,有開始就有結束,開始狀態是什麼,結束狀態會是什麼,這都是可預期推算的,這個律則即稱之為【因果】。
所以【因果】也是一種定律,一種法則,只是有大部分的【因果】,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
在處理事情時,會抓問題核心重點,那什麼是核心重點?又依循什麼法則去斷定?這個法則就是【因果】的本質性。
那【業力】呢!先前有提過,業(Karma)就是身(行為)、口(言語)、意(思想)的產物,也就是付出行動而造作出一切的行為,所產生出來一股無形的力量,稱為業力。
【業力】是作用力,那麼【業報】就是結果。
這樣看來,【因果】和【業力、業報】像不像,太像了,因為都有個【做了什麼,而得到什麼的定律】,不同的是【因果】是和外界的糾葛,而【業力】是自身的問題。
【業力】也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原素,是依據【因果】律去擴大推導的,但這些推導不見得真的正確,且因此讓人誤解了真正的【因果】指的是什麼。
【因果】與【業力】是兩回事,只是往往被混淆,現實中,【因果】看的到,有證據可以驗證,但是【業力、業報】卻未必...如果【因果】是【科學驗證】,那麼【業報】就會變成【X檔案】,
你拿了鍋子裝了水,對水加熱,這是個【因】的話,那麼他的【果】就會是水沸騰了,不同人拿鍋子裝了水,底下放火烤,水一定會沸騰,這是可證明的,而所謂的科學驗證就是指由不同人施作,藉由相同程序施予相同條件應該得出相同結果。
凡人有類似的肉體,相同結構的眼睛,鼻子,嘴巴,再加上類似的環境,或是習慣,就變成了,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而修行者有著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悟性,但還是跳脫不了因果。
你可以不信【業力】,但是不能不信【因果】,倘若【因果律】並不存在,那麼人們將無法評估做什麼事怎麼處理會產生什麼影響,因為是無【因果律】可以進行預測,自然更無法評估防範,這就是我們活在這世間很重要的法則。
PS.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青源惟信禪師所悟到的,他說:『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