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宗教與信仰的觀念分享

曾經,對於宗教或是一些事物,我也是個盲信盲從的人,在光師的引導下,對於其態度,已有所改變。


真話,不容易聽;乍聽之下,是種打擊,因為與自己的學習基礎原則,有所衝突。


但是,腦袋是需要革命,才會有所成長。


今天,他有感而發的一段文章,我把他轉PO下來,以示警惕。







關於宗教與信仰的觀念分享...



曾經很嚴肅認真的提醒一位教徒朋友,思考自己對於信仰的態度究竟是『理性』『激情』
我並不反對宗教的存在,更不執限於各家宗教要怎麼去評比優劣,因為這相當沒意義。



每個人根智有別,適性各異,並沒有絕對最好的宗教選擇這回事,只有是否適合自己的問題。
A要信上帝,B要拜觀音,C信奉真主阿拉,都隨意,都沒問題,但問題是,為什麼你選擇它?



一個真誠的選擇,必須以理性為基礎,去瞭解它,去透析它,去質疑它並印證它,因為真理若未能經過驗證即非真理。
要是不曾理解你所堅信的,那麼這種『堅信』,充其量也僅是種沙文式狂熱主義,立基於激情之上,而非理性。
一旦激情退卻之後,感覺空虛,那麼是否將成為一個徹底反對派,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討論宗教與信仰,一直是個嚴肅的問題,因此我也用嚴肅的態度來談。
人生是需要信仰的,不管你選擇的信仰是什麼,都需要一個能讓自己積極活下去的理由或目標。



這信仰與鬼神是否有關,並無絕對關係,只不過人會敬畏形而上的事物,並且對虛空無形的事物感到疑惑,所以就衍生出理論,思維,並進而形成宗教體制。
因此,探討宗教存在的意義,還是需回歸到最基本的問題:人生。



我常說,要是為了信奉宗教搞得自己人生破碎不堪,那就別信了。
這裡說的破碎不堪並非指家破人亡,而是個人生命的主體性裡的主從地位,該是以信仰是為了讓生命更美好的目的,或是為了捍衛宗教信仰而生存的考量上有所偏差。
不知是否曾思考過,曾幾何時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無不是以依附宗教而存在,似乎早已失去自我,而成為失去了這些就活不下去,會是個殘缺體了呢?



說句不客氣的話。
在我看來,整天只談神佛或上帝的『虔誠信徒』們,與只活在動漫遊戲等次文化的禦宅族們有什麼不同?



我對信徒與禦宅族並無貶抑之意,只是這樣的人與現實常世之人是有很大距離的。
當然若自身職業工作是有相關者,是有其環境因素,不能以相同標準來看待。



但人與人之間,即便是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身份,還是不能自外於人群而獨居的。
因此,適度的社會化有其必要性,這與生存有相當重要的關聯性。



倘若失去了社會化,那宗教信仰不就變得很奇怪了,反倒讓人與人群更疏離,那又如何大談世界和平與博愛呢?
宗教需靠人來傳衍,卻不是每個人都得靠宗教才能活,這個觀點是需要想清楚的。



對於基督徒朋友,我會告訴你,我希望你能以更真誠的心來信奉上帝。我並不是反上帝反基督,我反祂們做什麼?祂們又沒欠我五百萬。



對於佛教徒朋友,我也告訴你,我希望你能以更真誠的心來持奉佛理,修持佛法,因為我跟那些佛們也沒有仇,祂們同樣沒有欠我五百萬。



其它宗教的朋友也是,我希望你們能真誠的信奉你所堅信的真理,但我會提醒你,真理需要經過質疑與印證,才能讓你更真誠的去持信。



為什麼需要這麼做,這麼雞婆管人家要信什麼?
原因只有一個,我跟任何宗教都沒勾結,也沒有任何宗教會給我五百萬巴結,更沒有任何利益關係。’



而我會這麼做,是因為你,我的朋友。因為你是我的朋友,所以我也成為你真誠的朋友,僅此而已。



說我是太閒沒事幹,也對啦。



若每個人都能由自己為點,而擴大為面,逐漸破除對宗教鬼神的迷信,而能以更理性的態度來面對這個世界,這就是我所持奉的信仰,僅此而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