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晨起或夜起如廁後應緩慢起身可防腦卒中

今天收到同事轉傳的一篇新聞,心裡想說真巧,還在搜尋當中它就出現了,所以.....真的寬恕後才會獲得重生是真的道理~哈哈~
廢話不多說,以下是新聞報導,家中有長輩的人也請多多注意,別以為夏天就可以不用注意溫差~就不會有血壓問題,其實老年人由於脈管硬化,24小時內血壓變化更加明顯,血壓在清晨急速升高甚至可達50毫米汞柱,醫學上稱之為“血壓晨峰”。
清晨醒前血壓快速升高,晨醒後開始日常活動的最初幾小時內(約清晨6~9時)血壓達到或者接近峰值。
血壓晨峰引起心血管系統壓力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因此,早上剛剛醒來後的幾小時也是高血壓患者一天中最危險的時段。
以下為文章來源於廣州日報。



老人晨起或夜起如廁後應緩慢起身可防腦卒中


http://news.sina.com 2011年07月17日 18:52 大洋網-廣州日報
  ●老人晨間或夜起上廁所時是發生腦卒中和心肌梗塞的“魔鬼”時間段

  ●起身太急、長時間憋尿後突然排空、便秘等都可引起心腦血管的“衛生間事件”

  ●老人要注意保持血壓平穩,晨間或夜起上廁所動作要放緩,高危人群最好做個動態血壓監測


  85歲的李大爺前天清晨起床上廁所,沒想到倒在衛生間再也沒有醒來。根據醫院對李大爺死因的分析,李大爺是因為夜尿憋得太久,然後膀胱又一下子排空,結果導致血壓驟然下降,大腦缺血而引發了腦梗塞。

  李大爺的猝死並非偶然事件,幾年前,著名相聲演員馬季也以類似的方式上演了自己的人生謝幕式。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年人經常會在衛生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事件,有人因為體位性低血壓而暈倒,有人因為夜尿憋得太久,膀胱突然排空後血壓下降而引起大腦或心臟缺血,引發腦卒中,也有人在凌晨血壓最高的時候起床上廁所,動作麻利得像個年輕人,結果卻發生了腦出血。

  醫學指導/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周伯榮

  如廁驟然起身

  容易發生暈厥

  據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周伯榮介紹,在他們每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中,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在夜間上廁所時發生意外的,尤其是老人。

  心腦血管“衛生間事件”最常見的情形之一是暈厥。“暈厥發作指的是突然意識喪失,跌倒在地。”周伯榮分析說,在衛生間跌一跤,對年輕人來說是小事,但老人卻常因為這一跌而導致骨折、腦外傷出血,甚至因此誘發腦出血。周伯榮指出,老人在衛生間發生暈厥主要與體位性低血壓有關,“如廁老人的體位一下子由蹲位或者坐位變成站立,體位驟然改變,血液一下子供應不上大腦,就很容易發生暈厥。”容易發生這種意外的往往是那些平時血壓就偏低的老人,這些人不僅僅是上廁所時體位改變會發生暈厥,有時僅僅從椅子上站起來,也可能暈倒。

  另外,某些降壓藥的作用機制也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或者是因為服用高血壓藥物的濃度恰好在凌晨2時~5時達到峰值,導致患者這一時間段的血壓過度降低,如果他們恰恰在這個時間段起來上廁所,就很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因此,多數高血壓患者最好不要在晚上臨睡前服藥,同時要選擇那些藥效持久、降壓平穩的藥物。

  便秘、憋尿都能誘發腦卒中

  便秘是很多老人都有的毛病,便秘不但影響老人的生活質量,有時更會成為“奪命殺手”。今年75歲的周大爺有冠心病,而就在他離開人世的那個夜裏,身上還帶着動態心電圖記錄儀。醫生後來在解讀心動圖記錄的數據時發現,周大爺入廁所時的心律整齊,72次/分。而在他第一次屏氣時,心率降到42次 /分。這時,也許周大爺感到頭暈了,他松了口氣,於是心率馬上又恢復到了70次/分。然而當他再度屏氣,心率又降至40次/分,很快就變成30次/分的室性自搏,隨後就心臟停搏猝死。對此,周伯榮分析說,便秘的老人用力排便的時候常常要憋氣,這一憋,對於本來就有心腦血管基礎病的老人來說,無疑就是一次心臟缺血的過程,會使血壓下降,心臟供血不足,導致心率過慢,從而引發心肌梗塞、心絞痛等,嚴重者還會致命。

  此外,有些老人並沒有便秘的問題但也會在排便的時候發生腦血管意外,這是因為一些心臟病患者的血管壁或心臟瓣膜上附着了很多“栓子”,人體在早晨排便時交感神經突然興奮,有可能會引起心律失常、血壓增高,導致這些“栓子”脫落堵住血管,如果堵住的是腦血管就會引起腦梗塞,如果堵住的是心臟血管,就會引起心肌梗塞。

  除了排便會惹禍,憋尿也會憋出毛病來。有個動物實驗,研究人員向動物的膀胱中注入生理鹽水,使膀胱充盈,膀胱壁處於緊張狀態,同時監測動物的血壓,結果血壓迅速上升。這是因為膀胱壁張力增高後,膀胱反射性引起血壓升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尿液一下子排空,膀胱的壓力突然消失了,那就會使血壓突然下降。“這樣一來一回就好比血壓坐了一次‘過山車’,經歷了明顯的波動,輕則會導致暈厥,重則甚至成為腦梗塞或者腦出血的誘因。”周伯榮建議,老人不要憋尿憋太久,如果實在是憋了很久之後才排尿,那也要控制排尿的速度,不要一下子把膀胱排空。

  夜起上廁所 最好慢動作

  周伯榮指出,老人晨間起床上廁所,還要留意“晨峰高血壓”。近年來,醫學界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人體存在“晨峰高血壓”的現象,人體晨峰的血壓值與夜間最低值之間的落差如果超過了20毫米/汞柱,那麼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就會明顯增高。


這裡有一篇如何預防血壓晨峰的文章。

  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目前正在服用的降壓藥,能否使血壓維持白天和夜間血壓的平穩。同時半夜或凌晨起床的時候,動作一定要慢,最好先靠在床上躺一會,然後再在床沿坐一會,最後才慢慢站起來去廁所,而如廁過程中的動作也要慢。

  溫馨提示

  高危患者要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專家建議,老年人要避免“衛生間事件”的發生,首先要注意合理控制血壓,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以免血壓波動。如果已經發生過體位性低血壓暈厥事件,那一定要向醫生反映,檢討是否與降壓藥的副作用有關。另外,對於那些有過腦卒中病史,或者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症中兩種或以上疾病的高危人群,最好能做一個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了解自己一天裡血壓的變化。

  專家建議,老年人要盡量減少夜間的尿量,晚餐過後,特別是睡前1小時之內,要減少飲水量。另外,有老人的家庭最好都能安裝坐式便器,增加扶手。同時,老人排便時千萬不可過度用力屏氣,應精神放鬆,慢慢地進行。而且老人應多攝入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並積極治療便秘。(黎蘅 葛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