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的原畫長528公分,高24.8公分,最早的版本爲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描繪清明時節[1]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這幅畫作對於各種形態的幾何正確描繪性使其負有盛名。(資料來源WIKI 有很多介紹,請入內)
DSC_9480

某日週一一大早九點多,我們就殺到圓山那邊看展覽了~清明上河圖以前就想看,特別是這次展出的是會動的~更讓我蠢蠢欲動。
DSC_9474
到了現場,才知道,原來清明上河圖總共有三個版本,原創的北宋畫家「張擇端本」和仇英仿作的「仇本」和「清院本」,而現場都有展示出來。
DSC_9478

目前「張擇端本」存放在北京故宮,「清院本」存放在台灣的故宮,「仇本」好像是在遼寧省博物館。而當中數最豪華顏色最鮮豔的是「清院本」
「清院本」是清朝宮廷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參考個朝版本,在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合作畫成的。也是裡面最長的一個版本。
DSC_9486

其實主要是畫一些民間的生活,當細看這些畫的時候會發現,古人真的很厲害,這麼細小的地方都畫的出來。
比方說這個,有人在打架也畫上去了
DSC_9507

還有這棟樓裡有人在唱歌跳舞飲酒做樂
DSC_9506

還有私塾上課的情況
DSC_9508

街上的景色畫的真的很細
DSC_9496

看完這些就花掉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了,接下來就是重頭戲~會動的了,黑壓壓的一片,早上九點多裡面已經擠滿了七八百人了呢。
DSC_9588

而且在會動的畫下還有仿河水的景呢
DSC_9548

接下來是我的愛瘋拍的動畫,真的很好玩~現場看會更好看。(本來我以為現場鬧烘烘的,結果不是~是動畫的聲音真的很妙)









黑夜變白天


















展場拍的照片和動畫201107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官網 http://river.ishow.gmg.tw/
展期:2011/7/1~9/4
還沒去的趕快去看喔!


留言